数字赋能前海高质量发展

前海数字孪生城市建设

发布时间:2024-08-26     分享到:

前海数字孪生城市建设

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,前海始终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“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”的要求,抢抓“新基建”“新城建”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机遇,结合“智慧前海”“数字前海”的部署,为提升城市规划、工程建设水平,打造数字城市基底,自2015年起,由前海管理局牵头统筹、前海建投集团组织引导、前海数科研发实施,积极谋划统筹布局。

全面引入BIM技术,以“3+2+2”应用体系构建数字底座:结合前海区域型大型复杂项目群建设的特点,构建了三大基础模型+两个支撑平台+两个层次应用的“3+2+2”应用体系,即建立了覆盖15平方公里,涵盖规划、地质、地理(实景)三大基础信息模型;融合全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BIM模型的城市信息模型,依托BIM建设管理平台和数字城市空间平台,构建了前海城市物理空间的数字底座。

创新开展了城市管理者视角的BIM技术应用推广发展规划、BIM标准体系建设(其中三项标准已列为深圳市标)、城市级BIM实践应用推动BIM法定化研究等一系列工作,促进了BIM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融合发展。BIM技术在前海的集成综合应用,总结了大量的应用经验,融合了多项数字化技术,探索了多种实施模式,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模型数据,是目前国内区域范围体量最大、专业最全、应用最广、技术融合度最好的典型案例。



打造“1+1+1+N”的前海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:基于前海智慧城市数字基底,开展CIM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(图形引擎、模型轻量化与单体化、多源数据融合等),搭建了互联互通、泛在实时的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,实现了城市级场景模型的高效加载与渲染,支持10种主流数据格式、数据容量100G以上的模型整合,为前海智能化深度应用提供全面的底层支撑。城市建设场景聚焦片区建设的各大核心要素,贯穿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,结合各类工程项目的投资、进度、计划、安全、质量等数据,搭建了建设概览、固投与进度、建设进度、安全质量、智慧工地等应用场景,实现重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数字化、智能化,提升部门的监管精度与效率。平台创建整合了178个建设项目的BIM模型,100个市政项目和78个房建项目,涉及10个专业类别。其中:单体建筑模型296栋,市政道路43.3公里,地下道路7.2公里,地下空间20万平米,景观桥梁9座,综合管廊和地下管网227公里,景观工程50万平米,河道3条,地铁站点8座。2013年后前海的政府投资及社会投资项目BIM创建率、模型整合率高达100%。前海CIM平台提高了城市治理的科学性、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,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,是现代前海在城市规划、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



项目荣誉

“数据驱动赋能前海城市规划管理——前海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数字规划场景应用”  荣获 2024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一等奖;

深圳前海控股:前海城市新中心“未来之城”开发建设”  入选  “2023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精选案例”;

“深圳前海城市级BIM创新应用与实践”  荣获  2022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赛金奖、中国智慧城市大会“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”优秀案例二等奖;

“深圳前海•基于BIM+GIS技术的城市片区工程集群建设和管理探索”  荣获  2019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;

“深圳前海市政基础设施BIM应用”  荣获  2017全球基础设施Be大赛桂冠。


下一篇:前海BIM体系建设